1、婆羅門: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婆羅門為其種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級人員,其包含的人員類型主要是教士和學者(執(zhí)掌宗教事務的祭司)。
2、在《原人歌》中表現(xiàn)為原人的嘴巴,可以誦讀吠陀經(jīng)并參加宗教祭儀。
3、2、剎帝利: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剎帝利為其種姓制度的第二等級人員,主要包含的是貴族和戰(zhàn)士人員。
(資料圖)
4、在《原人歌》中表現(xiàn)為原人的手臂,可以誦讀吠陀經(jīng)并參加宗教祭儀。
5、3、吠舍。
6、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吠舍為其種姓制度的第三等級人員,主要包含的是農(nóng)夫和客商,為普通的雅利安人。
7、在《原人歌》中表現(xiàn)為原人的大腿,其在政治上沒有特權(quán),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(yǎng)前兩個等級。
8、4、首陀羅。
9、印度婆羅門教中的首陀羅為其種姓制度的第四等級人員(最低等級)。
10、主要包含的是農(nóng)奴和奴隸人員,一般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人。
11、首陀羅不準讀或聽吠陀,亦不能參加宗教儀式。
12、婆羅門教教徒修行階段:梵行期。
13、從師學習吠陀,接受宗教訓練,敬事師長,過苦行生活,一般為12年。
14、2、家住期。
15、在家過世俗生活,娶妻生子,經(jīng)營與婆羅門身份不相違背的社會職業(yè),進行家祭并施舍。
16、3、林棲期。
17、家事既畢,本人或攜妻隱居叢林,作種種苦行,親證梵我,嚴格奉行祭祀的各種規(guī)定。
18、4、遁世期。
19、棄家云游四方,靠接受施舍為生,把苦樂棄之度外,以期獲得最后解脫。
20、以上內(nèi)容參考百度百科-婆羅門教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